高品质辅酶Q10选购关键是什么?-《辅酶Q10循证应用与产品篇》上线啦!
前言
为满足广大用户的迫切需要,顺应发展趋势,本网站数据库将陆续推出重要营养素(如鱼油、辅酶Q10和益生菌…等)的有关产品信息,包括品牌、价格对比和购买链接,并基于有关大量临床研究数据,将作用评估分级,及汇集用量和使用周期等关键内容。信息力求深入、广泛和新颖,并附有文献或信息来源等佐证。继《鱼油既欧米伽3》后,本篇《辅酶Q10(循证应用与产品篇)》(以下简称《辅酶Q10》,目录见下图1)正式上线了!会员用户可点击进入全文阅读,非会员用户可点击摘编版《辅酶Q10用途、用量与产品精选》阅读和选购常用产品。

图1.《辅酶Q10(应用与产品篇)》目录
全文约33,000字,引入参考文献或来源约200条。鉴于全球临床研究和产品信息持续增加,本网站将大约每三个月更新一次。
亮点速览:
一、为什么发酵原料及质量符合药典标准(如USP)是选购优质辅酶Q10产品的关键?只有生物发酵生产的辅酶Q10与人体自身合成的在结构上一致,而化学合成的则不然(见图2)。此外,国内辅酶Q10(泛醌、氧化型)产能已占全球90%以上,且大部分供出口1,质量完全符合目的地所在国家的药典标准,例如美国药典(USP)。USP与药用辅酶Q10标准是等效的。虽然市场上泛醌(氧化型)产品占主流,但需求快速增长的泛醇(还原型)会取代泛醌产品的主导地位吗?二者的主要区别又是什么?在本文的“原料来源(历史与现状)”等有关章节中给出了答案。

图2. 辅酶Q10产品主要分类
二、为什么部分研究者坚持认为“泛醇在消化道要首先转化为泛醌才被吸收…”?而反对者则通过研究表明,“无论口服泛醇还是泛醌,均以其初始形态被小肠吸收…”。二者争论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?为什么“建议40岁以上人群补充泛醇(还原型)”?互联网包括AI的回答都太过笼统和缺乏证据。本文首次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和依据,详细可参阅本文“泛醌与泛醇之争”章节内容。
三、标准辅酶Q10泛醌吸收率低于3%2,而标准泛醇(还原型)同比可增加2-4倍吸收,且更能有效提高血清泛醇水平3,从而带给用户更快和更好的体验感。其根本原因是什么?DeepSeek的回答缺乏针对性和依据,本文“生物利用度/吸收对比”章节给出了适当的解释和佐证。
四、国际市场上有许多声称能提高x倍吸收的辅酶Q10水溶性等专利制剂,有哪些种类及支持性研究?为什么美国消费者实验室ConsumerLab说它们的可信度有限?并指出,除了节食期间或存在吸收障碍的人外,正常人没有必要使用那些专利制剂,随主餐服用可以获得同样的吸收效果4。
如何从产品标签上识别可提高吸收辅酶Q10制剂的产品及其类型,找到适于自身的产品?本文“生物利用度/吸收对比”章节涵盖了国际市场上的常见专利产品类型、吸收率比较和“注册商标原料/成分”等重要内容(如图3)。

图3.国际市场辅酶Q10产品常见提高吸收专利及对比等
五、产品标签是消费者唯一能直观了解产品真实信息的途径。辅酶Q10产品标签的关键内容有哪些?如何读懂它以购买到可靠的辅酶Q10产品?选购优质辅酶Q10应首先了解成分/原料来源、注册商标成分和原产地等背景知识。本文“选择产品须知”和“读懂标签、避免踩坑”等章节分别给出了详尽的答案。如下图4、5、6为产品标签上加注的部分内容。
例如,由于专利仍未到期,全球辅酶Q10泛醇(还原型)仍然由日本Kaneka垄断供应,质量稳定期达到4年,并已获得数十项临床研究支持5。其授权品牌商在产品标签上必需加印专有Kaneka图文logo(如图4),便于消费者识别泛醇(还原型)产品真伪。也就是说,如果要购买泛醇(还原型)产品,注意产品标签上应含有该图文标志。

图4. Kaneka泛醇(还原型)图文Logo及部分产品标签示例
图5. 发酵和/或USP加注在泛醌(氧化型)产品标签上

图6. 水溶性-环糊精(右)和聚山梨酯(左)泛醌(氧化型)产品标签示例
六、除了主要用于改善心力衰竭、减少服用他汀药相关副作用外6,,辅酶Q10在缓解慢性疲劳、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提高生殖力…等方面有许多临床研究证据7。相关的具体用量、证据等级和使用周期…等,及如何选购到有关的产品?本文的“循证用量、用途和产品选购”有详细介绍,尤其适于医疗和健康从业者、追求健康的知性人士等了解和参考使用。
本数据平台将辅酶Q10(泛醌和泛醇)的有关临床研究数据做如下等级分类,并结合相关的产品信息,便于用户快速了解和参考使用:
首先,循证是根据系统性临床研究文献等可信证据而制定的有关管理措施,以优化实践结果。因此,将证据强度依次分为A、B、C三个等级:
- A级证据:基于对人体试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,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可用的最高级别证据。
- B级证据:基于随机、双盲安慰剂对照(RDBPC)试验,且包括50名以上受试者。
- C级证据:设计简单的随机对照试验(RCT),或受试者少于50人的RDBPC也归于本证据类别。
其次,产品选择原则主要基于标签内容:
a. 泛醌(氧化型):发酵和USP级原料。
b. 泛醇(还原型):Kaneka商标图文logo,或Kaneka QH®。
c. 注册商标原料,包括泛醌(Kaneka Q10®)、泛醇(Kaneka QH®)以及各种提高吸收的专利制剂。
d. 原产地、第三方认证信息(NSF、cGMP)。
不过,医生专用品牌不受此限。此外,参考美国消费者实验室推荐品牌(产品栏目中以ConsLab标注),北美医疗从业者网站推荐使用品牌,质量上认可兼具性价比优势。b. 泛醇(还原型):Kaneka商标图文logo,或Kaneka QH®。
c. 注册商标原料,包括泛醌(Kaneka Q10®)、泛醇(Kaneka QH®)以及各种提高吸收的专利制剂。
d. 原产地、第三方认证信息(NSF、cGMP)。
其三,产品购买链接:通过iHerb.com(总部在美国的全球最大保健品电商平台,提供中文服务及人民币支付,该平台已覆盖150多个国家,美国消费者实验室ConsumerLab推荐的平台之一)。本文标注的价格为人民币,价格会受到汇率影响,且一般为产品的基准价。
下面以“冠状动脉疾病”为例,《辅酶Q10》设计制作的有关内容部分摘录如下:
四、冠状动脉疾病
A级证据的一般结果:
总胆固醇(大效应,d=1.07)120,丙二醛MDA(大效应,d=4.29)和共轭二烯(大效应,d=2.4)121(70);HDL-C(大效应,d=1.3)120,超氧化物歧化酶(大效应,d=2.63),过氧化氢酶(大效应,d=2.63)121。
注:可能对LDL-C、脂蛋白(a)、TGs120、CRP、TNF-α、IL-6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没有影响121,一些证据表明辅酶Q10可能不支持冠心病122。
1.优化血脂谱:
剂量和给药: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每天服用150mg,持续8周。产品选择,建议选择表4-1,-2。
结果:总胆固醇影响较大(d=1.07),以及HDL胆固醇(d=1.30)120,但对甘油三酯TGs和LDL胆固醇似乎没有影响。
证据类别:A
2.改善炎症和氧化应激
剂量和给药: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每天服用150mg一次或两次,持续12周。产品选择,建议选择表4-1,-3。
结果:IL-6与基线的比较以及TNF-α和MDA与安慰剂的比较;过氧化氢酶、SOD和GPx活性与安慰剂的比较123-125。
证据类别:B
3.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等
剂量和给药:60mg(水溶制剂Q-Gel),每天两次,持续4-8周,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。产品选择,建议选择表4-4。
结果:心率(20bpm)、收缩压(11.6mmHg)、舒张压(9.57mmHg)、胰岛素(39%)、空腹血糖(2.2-34.6mg/dL)、甘油三酯TGs(27.5mg/dL)、脂蛋白(a)(23%)、TBARS(51-56%)、丙二醛MDA(44-83%)和二烯共轭物(19%),以及HDL胆固醇(0.1mmol/L)126,127。
证据类别:C
产品表4:冠状动脉疾病
| 序号 | 品牌名 | 规格 | 剂型 | 原料名 | 产地 | 其他 | 参考价* | 购买链接 |
| 4-1 | NOW Foods | 50mg, 60粒 | 软胶囊 | 泛醇Kaneka QH® | 美国 | d-柠檬烯 | 2.94元/粒,60粒/瓶 | 产品表4-1 |
| 4-2 | Jarrow | 100mg, 60粒 | 软胶囊 | 泛醇Kaneka QH® | 美国 | 配PQQ, ConsLab25 | 11.34元/粒,60粒/瓶 | 产品表4-2 |
| 4-3 | Nordic Naturals | 100mg, 60粒 | 软胶囊 | 泛醇Kaneka QH® | 8.53元/粒,60粒/瓶 | 产品表4-3 | ||
| 4-4 | Qunol | 100mg, 90粒 | 软胶囊 | 泛醌Q-Gel® | 美国 | ConsLab25,cGMP | 3.1元/粒,90粒/瓶 | 产品表4-4 |
主要参考文献或来源*:
1. 华经情报网:《2019年中国辅酶Q10行业现状,老龄化进程加快,行业需求前景向好》 登录2025.07.22.
2. Bhagavan HN et al. Plasma coenzyme Q10 response to oral ingestion of coenzyme Q10 formulations. Mitochondrion 2007, 7, S78–S88
3. Hosoe K et al. Study on safe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ubiquinol (Kaneka QH™) after single and 4-week multiple oral administration to healthy volunteers. Regul Toxicol Pharmacol. 2007 Feb;47(1):19-28.
4. ConsumerLab, available at. https://www.consumerlab.com/reviews/coq10-ubiquinol-supplements-review/coq10/. Accessed Aug 26,2025.
5. Available at. https://www.kanekanutrients.com/app/uploads/2024/10/kaneka-ubiquinol-sheet.pdf . Accessed on Aug 10, 2025
6. LITTARRU GP et al. Coenzyme Q10: multiple benefits in one ingredient. March 2011 Oléagineux Corps gras Lipides 18(2):76-82
7. Raizner AE. Coenzyme Q10. Methodist Debakey Cardiovasc J. 2019 Jul-Sep;15(3):185–191.
注:此处未包括“冠状动脉疾病”相关的引用文献。

